四川成都:支撐合適條件的新型電池、電解水制氫、光伏等綠色高載一包養能企業和重點優勢企業納進全水電買賣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6da73ebf6a47.46272566.

北極星售電網獲悉,7月27日,成都制造“1+7”政策體系(征求意見稿)發布,此中提出,進一個步驟進步電力、燃氣、通訊保證程度,加速對有條件企業實施“一戶一表”直供,下降用能本錢。引導企業用好分時電價政策,落實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政策。支撐合適條件的新型電池、電解水制氫、光伏等綠色高載能企業和短期包養重點優勢企業納進全水電買賣,對暫未直接參與電力市場買賣的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代表購電。

支撐生產方法綠色化升級。轉變動力供應結構,加速動力供應低碳化。有序推進電能、自然氣等清潔動力替換煤炭、石油等傳統石化燃料,著力進步動力應用效力,構建清潔高效低碳的工業用能結構。

詳情如下:

成都制造“1+7”政策體系(征求意見稿)

為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我局會同市級有關部門編制構成《成都制造“1+7”政策體系》。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公開時間為30日,請積極供給寶貴意見建議,并將書面意見反饋至cdjxjzcfgc@163.com。

聯系人:陳老師;

聯系電話:61886229;18780085177

成都制造“1+7”政策體系

(征求意見稿)

成都會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

關于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成都立城之本、興市之要。為深刻貫徹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力,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訂本意見。

一、加速建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范區

1.指導思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深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主要唆使精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嚴重機遇,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三個做優做強”、“四年夜結構”優化調整和產業建圈強鏈為引領,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晉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程度,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競爭優勢凸起的產業體系,打響“成都智造”brand,加速建設制造強市,無力支撐成都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現代化國際年夜都會。

2.發展目標。到2025年,工業增添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6%以上,制造業區域帶動力和發展競爭力明顯增強,成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范區和制造強國戰略主要支點城市;制造業企業研討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進強度較2020年晉陞25%,高技術制造業營業支出占規上工業42%以上,建成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標志性產業鏈和世界一流企業;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革、數字化轉型實現全覆蓋,數字經濟焦點產業增添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4%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落10%以上,制造業清潔動力消費占比達到80%以上。到2035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格式周全構成,建設成為全國主要的先進制造業中間和全球主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二、構建“支柱、新興、未來”現代產業體系

3.凸起發展支柱產業。實施產業集群培養行動,支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安康、新型資料、綠色食物等支柱產業提能升級,規模達到4萬億元以上;做優做強做年夜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萬億級產業和生物醫藥、軌道路況、航空航天、綠色低碳等10個以上千億級產業,打造世界軟件名城、全球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基地和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培養建設一批國家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4.加速發展新興產業。順應新一輪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強化關鍵焦點技術攻關,重點發展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柔性電子、抗體藥物、衛星互聯網、超高清顯示、綠色氫能等產業,創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3~5個全球、全國產業地標,培養新的增長點,構成發展新優勢。

5.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中長期顛覆性技術衝破和產業化標的目的,完美新賽道主動發現和前瞻遴選機制,重點布局基因治療、類腦智能、未來網絡、元宇宙、區塊鏈、量子信息、光芯片等產業,搶占新賽道,下好先手棋,力爭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構成引領。

6.融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支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會、雙向賦能。鼎力發展總部型、創新型、微加工型現代都會工業,積極發展科技研發、信息技術、現代商務、產業金融、聰明物流、節能環保等服務,支撐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和特點化湊集,為制造業供給焦點才能服務和高附加值支撐,增強產業體系競爭才能。

三、奉行“智能、綠色、服務”先進制造包養妹形式

7.加速發展智能制造。實施“智改數轉”行動,免費為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診斷,鼓勵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加速推進數字化改革、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晉陞智能制造才能成熟度;推廣共享制造中間、虛擬產業園等智能制造新形式,鼓勵企業開放實驗驗證、仿真模擬、智能產線,推動區域生產資源高效協同應用和智能制造程度整體晉陞。

8.凸起發展綠色制造。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推進產業生態化,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先進節能、循環應用技術和裝備,加速清潔動力替換,積極發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推進生態產業化,加速發展光伏、綠色氫能、動力電池、節能環保、新動力汽車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加快集群成鏈,打造一批綠色產業地標,建設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9.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順應制造業服務化發展趨勢,積極發展總集成總承包、工業設計服務、全性命周期治理、供應鏈治理、定制生產等服務型制造,增強工業設計全球資源聚合平臺、國家級工業軟件協同攻關平臺、四川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等平臺效能,賦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務,加速建設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

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同攻堅衝破

10.晉陞產業鏈現代化程度。深刻推進產業建圈強鏈,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新藥等優勢產業鍛長板、補短板、提才能,發揮“鏈長”牽頭感化,落實1個發展規劃、1張產業圖譜、1套專項政策、1個創新平臺、1份企業名錄、1個brand會展“6個1”任務機制,分產業制訂完美發展規劃、空間布局、政策支撐體系,著眼關鍵產品、裝備、工藝推動產業補鏈強鏈延鏈,重點產品當地配套率進步10個百分點;推動“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產投基金+領軍人才”湊集共生,高效設置裝備擺設產業資源,構成產業生態優勢。摸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造,加速“總部+基地”“研發+轉化”“終端產品+協作配套”等跨區域協作協同。

11.圍繞產業鏈安排創新鏈。實施創新驅動行動。支撐產業引領創新,依托天府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開展光電技術、性命安康、空天技術、先進動力等關鍵領域原始創新,策源產業發展。支撐企業技術創新,實施研發投進倍增計劃,鼓勵企業領建新型研發機構,緊扣國家嚴重專項和成都產業鏈需求,按期發布關鍵焦點技術攻關目錄,組織“揭榜掛帥”,推動高端芯片、航空裝備、嚴重新藥、基礎資料等領域攻關衝破。支撐集群協同創新,以龍頭企業和公共平臺為支撐,樹立創新聯合體,完美產學研用深度協同創新形式,優化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運用激勵機制,加速科技結果轉化。

12.增強供應鏈穩定性。推動搭建成都都會圈企業供需對接平臺,開展“主配”牽手行動,按期舉辦供需對接活動,發布協作機會清單,支撐“鏈主”企業開放供應鏈體系,鼓勵中小企業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法與“鏈主”企業樹立穩定一起配合關系,嵌進當地產業生態。晉陞供應鏈數字化治理程度,支撐“鏈主”企業、第三方企業樹立端到真個全流程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增強供應鏈韌性和靈敏性。樹立重點企業、主要產品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完美預警處置機制,全力保證供應鏈穩定。

五、夯實“平臺、工廠、園區”發展效能承載

13.搭建一批專業高效、聚勢賦能的服務平臺。聚焦產業創新,建設國家航空動力重點實驗室、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間、國家川躲鐵路技術創新中間(成都)等,創建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間,在工業云、信息平安等領域爭創國家制造業創新中間。聚焦公共服務,面向重點產業加速建設信息技術包養網dcard、研發設計、仿真驗證、小試中試、檢驗檢測、孵化轉化平臺。聚焦數字賦能,建設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轉型促進中間,支撐龍頭企業牽頭建設C2M平臺,聚合產業資源、直連生產消費。

14.建設一批智能互聯、高效協同的智能工廠。引進培養一批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和服務供應商,持續實施“云行天府”行動,推廣互聯網、年夜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企業開展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聰明化治理,摸索聚能協同的“平臺工廠”、智能高效的“數字工廠包養俱樂部”、靈活靈敏的“柔性工廠”、輕量共享的“云端工廠”等多種智能工廠形態。制訂建設指南和培養計劃,打造50個智能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支撐更多企業建設全球“燈塔工廠”。

15.打造一批產城融會、特點鮮明的現代園區。實施產業效能區提能升級行動,加速空間結構向圈鏈協同聯動升級,加速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為主升級,加速效能結構向產城融會、多元復合升級,加速資源應用向節約集約、高質高效升級,加速傳統要素服務向新興增值服務升級。支撐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成都醫學城、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行業競爭力的brand園區。

六、打響“名企包養網VIP、名品、名家”成都智造brand

16.培養百家著名企業。實施企業梯度培養計劃,培養發展產業鏈領航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包養,支撐沖榜穩榜各類“500強”;支撐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養單項冠軍企業,增強細分領域影響力「嘿,那是早晚的事。」鄰居拍了拍身邊的孩子,「;持續壯年夜有根企業和中小企業群體,支撐企業上規進庫、進階升級。到2025年,力爭進選“世界500強”企業3家、千億級企業5家、五百億級企業5家、百億級企業20家,具有全球影響力、國內著名度、城市辨識度的地標企業100家以上。

17.打造千個brand產品。著力技術創新驅動,在高端芯片、柔性顯示、航空裝備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焦點競爭力的高端brand;著力先進生產支撐,在智能網聯汽車、軌道路況、智能終端等領域打造一批智能制造brand;著力現代消費牽引,在消費電子、定制家居、國潮漢服、時尚美妝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市場拓展性的新銳brand;著力文明價值發掘,在高端白酒、川菜調味品、蜀錦蜀繡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傳統brand。

18.匯聚萬名名家名匠。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和“成都工匠”培養計劃,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加速創新型、技巧型、經營型人才引進培養,評選500名出色企業家、1500名產業領軍人才、3000名“成都工匠”和5000名其他優秀人才,支撐更多人才進選“年夜國工匠”和全國優秀企業家。

七、晉陞制造業要素保證程度

19.加強工業用地保證。優化工業空間布局,劃定工業用地保護線,構成“四帶多片”工業空間結構,全市工業用空中積占城市建設用地比重不低于20%,每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工業用空中積不低于出讓總規模的30%。實施工業用地彈性供應,加速工業“標準地”改造,進步工業用天時用效力,支撐“工業上樓”,加年夜重點企業、嚴重項目用地保證力度,鼓勵購買應用標準廠房。開展“畝產論好漢”評價,嚴格項目用地監管核對,依法打擊囤地炒地、不符合法令轉用、不符合法令轉讓等行為。開展低效閑置工業用地清算處置,對涉嫌構成閑置的工業用地,嚴格依照《閑置地盤處置辦法》調查、認定和處置。對已動工建設但未構成閑置的低效工業用地,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造前供應的,支撐通過擴建續建生產廠房、建設標準廠房、發展新型產業、整體或朋分轉讓、收儲收購等方法進行處置。

20.加強動力要素保證。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進一個步驟進步電力、燃氣、通訊保證程度,加速對有條件企業實施“一戶一表”直供,下降用能本錢。引導企業用好分時電價政策,落實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政策。支撐合適條件的新型電池、電解水制氫、光伏等綠色高載能企業和重點優勢企業納進全水電買賣,對暫未直接參與電力市場買賣的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代表購電。

21.加強數據賦能支撐。加強工業互聯網、數據中間、算力中間、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建設,晉陞年夜數據運用才能,支撐行業龍頭企業和服務商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并給予補助。摸索當局數據授權運營,支撐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建設,深化數據資源共享和應用。支撐“鏈主”企業、焦點企業打造產業“數據中臺”,推動訂單、產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摸索基于信息衍生的預測性維護、在線監測、遠程治理等新形式。

2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落實“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賦予“鏈主”企業等市場主體人才評審權,對進選人才給予資金資助和後代進學、人才安居、交通培訓等配套服務。對重點產業、重點領域作出凸起貢獻的高端人才給予獎勵。支撐在蓉院校院所設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綠色低碳、前沿醫學等緊缺專業課程,校企聯動培養更多滿足產業需求的“高精尖”技術人才、高程度經營治理人才和實用新型人才。落實禮遇“成都工匠”政策辦法,營造愛崇工匠精力的社會氛圍。

23.加強財政金融支撐。統籌全市當局性基金資源,構成100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發展基金體系,帶動500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投資。科學確定種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的風險容忍度。創新“壯年夜貸”“科創貸”等產品支撐實體經濟發展,鼓勵當局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合適請求企業給予低費率銀行信譽貸款擔保支撐。鼓勵年夜中型商業銀行單列制造業專項信貸計劃,增添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完美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推動應收賬款融資提質擴面;擴年夜金融租賃服務覆蓋面,晉陞先進制造業金融租賃服務程度;支撐合適條件的制造業企業上市、發行債券,進步直接融資比重。

八、組織保證

24.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感化,加強軌制設計、系統謀劃和任務推進。樹立聯席會議軌制,推動市級各部門、各區(市)縣高效協同,跨區域高效設置裝備擺設優質生產生涯資源,構成發展強年夜協力。樹立健全考察機制和全過程監督機制,摸索樹立制造業高質量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發展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激勵約束并重,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加強總結推廣創新實踐和勝利經驗,營造制造強市建設傑出氛圍。

25.優化服務環境。深化“政策找企業”服務,完美政策服務、技術服務、人才服務、金融服務和市場服務,構建全性命周期服務體系。實施重點企業、嚴重項目、重點行業專班專員服務,及時發現問題、紓困解難、落實政策、推進發展。加強社會服務組織建設,為企業供給政策咨詢、數字化轉型診斷、brand治理、法令支撐等專業服務,進步市場化服務才能。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用期5年。

附件:成都會制造強市建設產業發展重點

附件

成都會制造強市建設產業發展重點包養網

序號

重點產業

細分領域

發展重點

一、支柱產業

1

電子信息

集成電路

(含高端芯片)

重點鞏固增強射頻/微波芯片、斗極導航芯片、信息平安芯片、功率半導體、IP核等領域設計優勢,晉陞基站基帶芯片、高端中心處理器芯片(CPU)、圖形處理器芯片(GPU)、指紋識別芯片、3D人臉識別芯片設計才能。引進12英寸通用芯片產線,布局6-8英寸的成熟工藝、特點工藝產線,支撐化合物半導體產線晉陞工藝和產能,有序發展存儲芯片產線。建設通用、開放的封裝測試產線,推動芯片級封裝、晶圓級封裝、系包養網統級封裝、三維封裝等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光掩膜版、新型封裝基板、年夜尺寸化合物半導體襯底、年夜尺寸硅片研發和規模化生產,布局光刻機、光源等半導體裝備和零部件。推動存儲芯片、通訊芯片、計算芯片、智能汽車芯片、化合物半導體、年夜尺寸硅片領域構成領先優勢。

2

電子信息

新型顯示

重點發展顯示面板、無屏顯示和掩膜版,強化TFT—LCD生產線和AMOLED生產線(含高世代)建設,促進新型顯示產業規模達千億級;延長布局激光部件、光學鏡頭等下游焦點領域,重點開展運動補償、動態對比度和清楚度晉陞技術的研發和光學、畫質等機能晉陞技術的攻關,推動無屏顯示產業全國領跑。研發和生產高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構成全球代數最高和全國產能最年夜、產線最多的掩膜版制造才能。

3

電子信息

智能終端

以消費類和行業應用類電子為重點,樹立“芯片—器件—整機—系統應用”的完全新型計算終端產業生態,晉陞輕薄便攜超高清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年夜屏幕觸控型一體化臺式機、4K以上辨別率及8K+5G終端等中高端產品占比。重點發展車載智能系統包養、把持系統、傳感器等智能汽車電子,年夜氣數據系統及傳感器、空管系統、機載空位通訊、斗極導航等航空航天電子;推廣應用醫療電子設備以及便攜式家用醫療電子產品等。

4

電子信息

高端軟件

前瞻布局打造“關鍵技術+重要產品+新興服務”的產業焦點體系,深耕工業軟件、基礎軟件、嵌進式軟件、行業應用軟件、新興平臺軟件5年夜領域打造城市的產業手刺,衝破操縱系統、工業把持、“云年夜物移智”、網絡信息平安4方面關鍵技術,打造焦點基礎軟件、個性支撐軟件、工業軟件、網絡信息平安軟件4個板塊重要產品,培養“云年夜物移智”應用服務、制造業服務化、數字文創服務、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網絡信息平安服務5類新興服務業態。

5

電子信息

新一代信息網絡

搭建5G測試、協同創新包養網VIP、實驗認證基礎型創新鏈條,推動5G與垂直行業深度融會。布局密碼產品、電磁空間平安、工業互聯網平安、車聯網平安、云計算平安、年夜數據平安、區塊鏈平安等重點領域,圍繞“創新、服務、制造、應用”統籌布局,打形成渝國家網絡平安產業園區成都“一城四園”特點優勢。布局做強光纖光纜、光器件、光模塊、微基站、網絡通訊設備、衛星通訊等特點優勢領域,做強發揮雷達、太赫茲、空管系統、斗極導航、衛星通訊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增強通訊設備焦點研制才能。晉陞智能物聯網芯片、智能傳感器、高頻及超高頻RFID、智能物聯網操縱系統等領域設計研發息爭決計劃才能,開展聰明城市、聰明路況、聰明農業、智能家居、應急減災等領域示范應用。

6

裝備制造

航空航天

航空領域搶抓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和高空空域協同治理改造試點下機遇,重點發展防務整機、無人機、通用飛行器、航空年夜部件、航空發動機、航空維修、空中空管設備等領域,周全晉陞航空整機(含無人機)、發動機和平易近機關鍵年夜部件研制程度,打造全球著名的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航天領域重點發展商用航天、衛星導航等領域,晉陞航天運載產品年夜部件、衛星載荷、斗極導航等領域優勢,建成航天裝備西部制造基地、綜合保證基地、產業發展基地。

7

裝備制造

新動力與智能網聯汽車

布局輕量化資料、先進電子部件、智能化部件領域,鼎力研制新一代動力電池、電機把持器、驅動電機等產品,發展價值量高、盈利才能強的中高端新動力車型,L3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及智能系統。發展整車終端生態,加年夜車載智能傳感、聰明路包養網況路網、動力配送基礎設施等布局,培養“汽車+智能+市場”新形式新業態,打造國內領先的汽車產業轉型先行區,建設世界級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8

裝備制造

軌道路況

晉陞裝備制造能級,圍繞高原鐵路、成渝中線等工程建設需求,積極發展從後期鐵路施工到后期檢測養護,覆蓋土建施工、地道開挖、線路養護、軌道檢測、列車檢測維修等多種需求的全譜系泛軌交裝備,搶占高原及復雜艱險山區工程建造及運維裝備市場窪地。適時發展適合城市本身發展特點的新動力多制式中低運量軌道路況。

9

裝備制造

智能制造裝備

聚焦發展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把持、智能制形成套裝備等,重點發展機器人本體、傳感器、把持器、減速器、伺服電機等焦點部件,做精做強緊密臥(立)式加工中間、柔性加工中間和緊密數控刀具,補齊五軸高檔數控機床、高端專用數控加工裝備短板,推進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和二次開發,面向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創新應用場景,鼎力開發標志性智能制形成套裝備。

10

裝備制造

清潔動力

瞄準碳達峰碳中和產業發展制高點,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裝備、晶硅光伏、綠色氫能等清潔動力支撐產業,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等動力電池及儲能,新動力汽車等清潔動力應用產業,聯合區域周邊城市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布局發展搶占新型儲能、低碳電力設備、固碳、動力互聯網等領域,構成新增長點;發展水處理、年夜氣管理、廢棄物綜合應用等先進環保裝備以及高端裝備再制造、汽車動力蓄電池收受接管應用等再制造和資源綜合應用產業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